第一百四十五章 我是知青(18)-第2/2页

加入书签
    周曦月连实验室的设备都没有认全,自然不会过去碍别人的眼。

    学习这种事,在别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学习,这不是勤奋,这就是愚蠢了。

    就显你爱学习,就显你空闲时间多。

    李教授此时也是起步阶段,自己的事情还千头万绪忙不过来,照顾周曦月的时候难免会有疏忽。

    周曦月并不在乎,存在感并不是通过别人喊你多少次来体现的,在农科所的存在感只能通过真才实学来体现。

    能拿到内部资料,有这种珍贵的学习机会,周曦月非常珍惜。

    &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nbsp;

    得益于她超强的学习天赋,一周时间她就熟悉了实验室的所有工具,并对李教授提到的相关学科有所了解。

    李教授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杂交冬小麦,实验室里有三个人同样做这个工作,他们准备了一千多株样本,下一阶段工作就是检验这一千多株杂交冬小麦在十一个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和亲本之间产量差异。

    这一千多株杂交冬小麦已经是科学家们优中选优的结果,然而产量还是不容乐观。

    冬小麦的的抗旱性,抗倒伏性,以及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与亲本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

    以李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人认为只有改良冬小麦的品种才能在根本上实现小麦产量的稳步提高。

    但可惜的是,经过这几年的研究,进展并不大。

    因为成绩不好,冬小麦杂交研究的专家在隔壁研究复合肥的教授面前总有些心虚气短。

    研究复合肥的教授们虽然没有说冬小麦通过肥料和药剂辅助,比杂交小麦品种产量高。

    但在这个时候,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复合肥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却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如今国家只有几个制造钾肥和尿素的工厂,这方面的研究任重道远。

    说到复合肥,周曦月想到红星村的小麦产量。

    之前她也会因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觉得粮食产量翻了一番,救了这么多人,还在全国人面前大出风头。

    不算是走到人生巅峰,也算事业的小高峰了。

    但是进了农科所才知道,这里研究出的小麦,辅助复合肥和各种药剂,粮食产量达到七百斤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

    只是冬小麦生长所需的日夜温差,光照和温度湿度没法控制的和实验室一样精准。

    在普通土地上的产量还是在五百斤左右。

    而且复合肥造价昂贵,小范围的播撒并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才会让她大出风头。

    妙书屋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