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全军大哭!-第2/3页

加入书签
    所以,哪怕是没有必要下跪,更没有必要磕头,可柴绍大将军...这一位可以说是为了大唐的边疆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青春,为了大唐帝国的边疆百姓和军民付出了所有热血和勇气的老将军...竟是在贤王李恪的金身面前,先是毕恭毕敬地双膝下跪,紧接着便是连续磕了三个响头。

    出现在庭州城池、出现在大唐帝国众将领、将士和武道修行者们面前的贤王李恪,尽管只是一个金身,却也能够成为一个媒介,让贤王李恪真正地看得到庭州城池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贤王李恪虽然远在数千公里的突厥辽阔无垠的草原隔壁之上,却也能够清晰无比地看得到庭州城池中,发生的一幕幕。

    还有大唐帝国的热血男儿们,无论是不是武道修行者或者修法者,也不管武道的境界或者是修法的境界达到了什么境界。

    总之当大敌当前时,当灾难来临时,至少从行为举止方面,而不是从心理层面,人性的方面上来说,是根本没有任何的一个人选择逃离或者背叛,也没有任何的混乱、暴动出现。

    而此时此刻,见到柴绍大将军,这一位长年先是奉命后是自愿戍守在庭州,这一个大唐帝国的西南边疆重镇的大唐帝国将领,双膝跪在自己面前,又是磕头,又是痛哭流涕的...贤王李恪就有一些不忍心,有意想要将他搀扶起来。

    但是仔细想想,若是他贤王李恪将这矗立于庭州、高原之上,无数大唐帝国的将士们面前的金身,俯下身子、搀扶柴绍大将军的话...那就像是神灵不再是神灵,而是有了感情的武道修行者或者修法者...这倒不是说降低自己的身份,而是关乎大唐帝国的将士们,还有依旧驻留在庭州城池的十多万名的大唐百姓们,内心当中对他贤王李恪的崇敬和信仰...在他们面对窘境时,在生死攸关时,正是内心的深处,存在着这样的信仰,才让整个大唐帝国的军队和百姓们没有崩溃,也没有出现任何的混乱或民变。

    而在战争之后,在危险散去了之后,在走出了窘境之后。

    贤王李恪身为大唐帝国的数万名戍边将士,还有驻守在庭州城池的十余万百姓内心之中的神灵...若是愿意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愿意俯下自己的身体,搀扶起一个凡人,搀扶起一名大唐帝国尽忠职守、鞠躬尽瘁的大将军...那么无异于是对凡间的事物、人物,产生了情感,从而走下了神坛。

    这对于戍守在庭州城池、居住在临近吐蕃高原的军民们来说,贤王殿下很可能不会再是他们内心当中的神灵,而是依赖。

    因为贤王殿下也有了人类的思想感情,也会体恤,也懂得人情世故。

    这就好像是后世的西游记当中,那些神通广大的真人、真仙和真佛们,在帮助完唐三藏、孙悟空等师徒四人的时候,只是将妖怪收服,再者就是借法宝、灵丹妙药,协助克敌。

    但确实没有见过这些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真人、真佛和真仙们,在克敌过后,又是抚恤当地的百姓,又是给唐僧师徒四人疗伤,又是赔偿吧...当然不行了!他们是一块地域的或者一块领域的守护神,而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守护神。

    所以为了公平公正和公开。

    他们既然身为神仙,身为得到的佛祖,却是不能将恩惠,普及给天下万民,索性就做一个不会说话的牌坊,受人敬重就算了吧。

    所以,他们不会在某一个事情,或者某一个地方,对特定的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个组织,有特别的优待或者优渥的待遇。

    如果此时此刻,他身为大唐帝国的三皇子,贤王殿下,为一名尽职尽责、鞠躬尽瘁、伤痕累累的大唐帝国的戍边大将军俯下了身子、弯下了腰。

    那么...站在柴绍大将军身后的无数名戍守边疆的大唐帝国将士们...哪些人没有为祖国的事业受过伤,又有那些人不是为了戍守边疆...为了大唐百姓们的明天、未来、幸福,而努力奋斗,积极努力?

    !所以...既然没有办法将恩泽普度众人,也没有时间和能力,去将柴绍大将军身后的数万名大唐帝国的将士们都扶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