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我们要求参与研究-第2/3页

加入书签
    姚远就解释说:“这个,传闻和从我们口中说出来,性质是不一样的。传闻也不过是谣言的级别,并不代表就是事实。从我们嘴里说出来,就是事实了呀。”

    张主任说:“放心吧,大厦。你来矿机这一年,保住了矿机,还给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大家心里呀,都感激你,就算工厂遇到再大的困难,大家也愿意跟着你,追随你,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情。”

    姚远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怕事情还没有眉目之前,引起大家不必要的恐慌,反而对工厂的正常生产不利。”

    张主任说:“放心,我也不会对所有人都说这个事情。我只是在职管会常委会上,和几个常委说说,大家都知道需要保密,不会往下传的。我说这个的目的呀,是希望大家能发动些有经验的老工人,给研究所帮上忙。”

    姚远就笑了:“咱们研究所那些大秀才都一点办法没有,几个有经验的老工人,连理论都不懂,能帮上什么忙啊?”

    张主任却严肃了说:“大厦,你不该这么瞧不起工人。他们在厂里干了一辈子,什么没见过?在实践上,比起那些大学生来,经验更丰富,恰恰可以弥补他们的不足。”

    说到这里,就回忆说:“我还记得,我由驻厂军代表复原,成为矿机革委会主任的那一年,厂里刚刚恢复生产,还很混乱。

    这时候,突然接到上级一套传输设备的生产任务。这套传输设备,不是矿上用的,而是有特殊用途。设备上好多的构造,和矿上用的不一样。

    那时候,也是把厂里水平最高,学历最好的技术员们集中在一起,想尽一切办法攻关。

    可是,就像今天这样,技术员们绞尽脑汁,实验无数次,也没搞出来。

    最后,还是我发动了群众,有经验的工人们一起想办法,终于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设备给做出来了,及时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姚远就苦笑:“叔,现在这个情况,和当年的情况不一样。”

    张主任就不服说:“怎么不一样,不都是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吗?要相信群众,人多力量大嘛!淮海战役,打碾庄,敌人的堡垒坚固,咱们没有攻坚的大炮,也是班组开战前诸葛亮会,战士们想到了办法,用汽油桶造出了土大炮,把敌人的碉堡一个一个给端了。”

    姚远就不想听下去了。要由着他张叔说下去,他还不知道要讲多少这样的故事呢,那今天他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他就直接说:“叔,你和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和决心,那就干吧,我支持你。”

    张主任说:“那好,你就去趟研究所,把那些东西的工艺要求和样品,给我们拿过来,我去召集相关方面的技术工人,大家一起研究。”

    想想就又说:“最好,能给我们派个技术员来,我们有技术上的疑难问题,也好及时请教。”

    姚远只好再去研究所,把相关技术资料和化验的金属金相分析资料,还有几个销轴样品给张主任拿过来。

    只是在抽调技术员配合上,他犹豫了。这事儿不好和丁群说呀。

    为什么要让工人们去搞研究?是不相信他们研究所专业技术员的能力,还是相信过去人定胜天那一套?要是工人啥都能自己研究出来,那还要大学,要有学历的技术员干什么?

    姚远思来想去,实在是跟丁群开不了这个口,只好作罢。得,自己也不去看刘二赶了,再在厂里忍几天,亲自给他张叔当技术员算了。

    姚远回来的时候,张主任已经下车间了,他在东面一个废弃的工房里找到了他。

    像这样到处是窟窿,撒气漏风的废弃旧工房,矿机还有不少。张主任找的这个工房,面积比较大,地面也算平整,关键是上面和四周墙上都有窗子,虽然玻璃大多都碎掉了,可是工房里采光好,亮堂。

    工房里面和所有废旧的老工房一样,墙壁脏乎乎地看不出原色,但地面已经被打扫干净了。虽然窗子上早就没有了玻璃,现在开春了,里面也不是很冷。

    和张主任在一起的,还有马友宝和十几个年岁都在五十多岁的老工人。他们围在张主任和马友宝周围,都找了工房里可以用来坐的废木箱子,或者把砖头垒起来,坐在那里,围成一个小圈子,正在听张主任说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