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话语权-第2/3页

加入书签
    而早在清军还没有入境之前,海城这边的警报便已经发往四方,清军想掠获人口也绝非是易事!

    这便是话语权!

    放在几年前,徐长青断然做不成这种庞大区域性的指引与命令,但此时,威望如日中天,又手握《海城早报》,在很大程度上,徐长青在民间的话语权,比之朝廷都要更大,更管用。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

    只要徐长青掌握着这个大方向,民间又早已经不禁刀兵,现实会让清军各部都好好喝上一壶的。

    不过事态虽是尽在掌控,各人也都很轻松,徐长青却依然不敢怠慢,说笑几句后脸色便郑重下来:“多尔衮他们长记性对咱们可并不是什么好事。清军此时不攻城,是想把咱们困在城里,这可不是个好兆头。若无意外情况,咱们恐怕要跟他们在正面罡上一场了。政事署和军方必须要提前做出应对,做好预案!”

    看徐长青正色,众人也都是正色起来,忙是恭敬点头称是。

    此时不论是政事署的大佬们还是军方的将领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在海城这些年滚雪球般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们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明白,清军围困海城,到底会给海城造成多大的损失。

    开完了例会,各人迅速去忙碌,红娘子都没有心思再来跟徐长青温存。

    徐长青也乐得如此,此时,他也需要时间来冷静思量,好好搞一场正面对决。

    此时模范军虽是在多个维度,都对清军拥有一些压制力,但想打正面还是很难的。

    清军的火器看似是逊色与模范军,却并不逊色太多。

    特别是孔有德的‘乌真超哈营’,在有些方面,甚至比模范军还要更为优秀!

    特别是红衣大炮。

    模范军的炮营,究竟缺少支撑,注定难以将机动性发挥到最大化,但乌真超哈营的机动性,却是如臂使指。

    哪怕此时是实心弹,还不到开花弹的时代,但这玩意儿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后果。

    另外,清军此时也有简配版的山寨开花弹,包括山寨版的燃烧弹等等种种半近代化武器,真要拉出去针尖对麦芒,还真说不好。

    更别提清军庞大的骑兵优势了。

    模范军唯一具有绝对压制力的,便是热气球!

    但热气球缺点也很明显,投掷不够精准。

    一旦与清军展开混战,双方混合在一起,热气球也不好发挥。

    所以,这场正面对决,不开则已,一开必定是血流成河,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局面!

    再加之退兵,哪怕是获胜后退兵等诸多原因综合,徐长青都要慎之又慎!

    当然,决断徐长青早已经做下。

    就算徐长青再吝惜儿郎们的性命,该有的硬仗,该有的场面,还是不能少的!

    这不仅关乎大势,更关乎国运,关乎着整个汉民族的前程,包括精气神!

    徐长青在冷静思虑,审视着清军的战阵,此时多尔衮众人,也在五六里外的一座新搭建起来的高台上,居高临下的审视着海城。

    此时多尔衮派出去的多是些精悍的游骑部队,虽是不乏阿巴泰、阿济格、包括谭拜、鳌拜等人的精锐,更多的却还是‘杂牌’。

    多尔衮可不傻,大清国最精锐的两白旗、两黄旗精锐,他一直带在身边。

    包括济尔哈朗,豪格,代善等人,也一直没有放出去。

    他必须要保持对全局的掌控力度。

    “诸位,尔等可有什么好意见,给徐长青找些麻烦?”

    高台上有不少奴才正在迅速的搭建凉棚,不过还没起来,毒辣的阳光将众人晒的都有些不自在。

    武臣们还好些,身肉娇贵的文臣就有点难受了。

    听多尔衮此时所言的不是‘破城’,而是‘找点麻烦’,洪承畴不由幽幽叹了口气。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本来,他该与徐长青一起享用这种荣华与声名的……

    不过事至此时,木已成舟,新娘子已经变成小嫂子,洪承畴只能按捺下心思,沉吟道:“摄政王,以臣之见,咱们还是不能着急。此时围困海城便已足够,咱们还是得耐着性子,等待前方各部传来消息。不过,倒是可以派人去跟徐长青谈一下。毕竟,之前的停战协议虽是已经到时间,咱们大清却并没有先攻略他们明廷,这方面,徐长青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