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而复得的玉佩

加入书签


    姚舜辅的这道札子,其实就是三北防护林的翻版罢了。

    这钱每年不多,但是按照姚舜辅的札子所写,这笔投入需要持之以恒,十年才能初见成效,百年才能见端倪。也是个造福子孙后代的政策,赵桓没道理不同意。

    反正,大宋有钱。

    赵桓也不得不感慨,大宋干啥啥不行,但是钱,还是有的。

    赵桓看着姚舜辅满头白发和欣慰的笑容,就不得不感慨,中原王朝这个地方,不管什么时代,什么时候,都有这样的脊梁,他们有的是办法,有的是眼光。

    但是他们的谏言,都沉浸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再无法窥见端倪。

    “臣还有一事,官家上次到钦天监望月,手里的观天仪因为玻璃色差之事,导致月亮成了红色,眼下已经解决了,若是官家得空,可以过去看看。”姚舜辅说起了旧事。

    赵桓点头,将姚舜辅亲自送出了文德殿,孙历是个机灵人,马上搀着姚舜辅出宫,赵英眼睛珠子一转说道:“官家,大驾玉轳洗干净了,姚少监今天这事,也是功德一件,官家要不要让大驾玉轳送送?”

    “送!还是你的主意多!”赵桓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英这个狗腿子当的称职啊!

    这种不费劲还能笼络朝臣的手段,自然是多多益善!

    姚舜辅的背后,可不仅仅是他个人,那是一股力量,包括钦天监、工部在内,都是这道札子的受益者,笼络姚舜辅。

    其实还可以笼络天下有志之士。

    赵英将姚舜辅搀扶上了大驾玉轳,招摇过市,自然引起了汴京的百姓们的围观,他们还以为官家出宫,但是车驾上,居然是一位老丈。

    百姓们稍一打听,这官家擅纳谏之事就传开了,汴京城内,自然是一片官家圣明。

    赵英做事,还是考虑着管家的名望。

    等到赵英乐呵呵的回到宫内的时候,居然看到官家在聚精会神的奋笔疾书,整个御案上,已经摆满了纸张,显得有些杂乱。

    赵英定睛一看,打头的就是《除蝗疏》,这让赵英心里有些讶异,官家真乃是神人也,居然连治蝗,都能洋洋洒洒写上数页!

    “将这些底稿整理一下,送到各州州府,严令今冬治蝗,若是明年春夏,蝗灾起,朕就生吃蝗虫,以谢罪天下!让他们自己掂量着办。”赵桓晃着写字写到手酸的手腕,对着赵英说道。

    这是威胁,连皇帝都亲自下场生吃蝗虫了,蝗灾倘若真的爆发,那当地州府官员,只能自杀谢罪了。

    这可不是当初李世民的时候,那时李世民立根未稳,自然要生吃蝗虫已定民心。

    眼下,各种政策已经下达,甚至连钱款都已经准备调拨,再爆发蝗虫,那就是罪过了。

    “各州府知州、知府、知县事得亲自漫山遍野扒拉蝗虫卵了。”赵英有些无奈的说道。

    赵桓笑着说道:“姚少监提了一句,唯恐鄂州之害,才是他这趟入宫的最主要的目的!代表工部和钦天监认定了鄂州之事,非天灾而是**。”

    “朕说这些你能听懂吗?”

    赵英思虑了片刻,才恍然大悟,今日姚舜辅入宫,不仅仅是为了蝗灾而来,他还为了赵承佑而来。

    只不过不是来救赵承佑,而是试探官家的给赵承佑如何定性。

    “所以说,人都走了,你还没反过味儿来,这个嗅觉,还是不要在外廷做事的好。”赵桓笑着摇了摇头,赵英这个政治嗅觉比自己还要低几分。

    赵英点头说道:“臣就是个厨子,这些大事,自然是公卿们考量的,臣还是少掺和为妙。就是这徐光启是谁?”

    《除蝗疏》的作者署名是徐光启。

    《除蝗疏》的作者自然是徐光启,而不是他赵桓,经历过多次抄袭被抓之后,赵桓现在已经学乖了。

    赵桓写的《除蝗疏》自然是抄来的,系统显示,赵桓逐字逐句研读修改,最后写出来的札子。

    共计七章,都是除蝗之策,样样俱全,比姚舜辅的札子,更扎实几分。

    “一个和沈括一样的乡野格物学者。”

    只是还要好几百年才会出生,赵桓在心里默默的补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