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同-第2/2页

加入书签
    又派中官出镇监军,最终形成了总兵、巡抚、镇守中官的三堂并立之势。

    年富此人,数年前凭借右副都御史身份出任大同巡抚,管理军政事务。

    当时的大同,刚经历丧乱战败,法律松弛,弊端尤其严重。

    年富一心一意抚慰体恤民众,上奏朝廷,请求免除了秋赋,又尽心尽力督促边军粮饷,深得民心军心。

    第四个是大同总兵石彪,骁勇善战,五年前的京师一役中立下过大功。

    草原上到底出了何等大事,马庆竟然要将大同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最高官员,全部请到自己府上。

    管家老到,心中震惊,丝毫不敢怠慢,将马庆交待的事安排下去,办得妥妥当当,还未到午时,大同镇的这几位高官就全齐了。

    几人呆的工夫不长,在密室里吃过简单的饷午之后,又密议了一阵,就各自散去。

    随后石彪点齐了三千精兵,其余人等各自带上一干护卫,跟着石彪出城,向东北方向而去。

    而大同城在他们走后,城门缓缓关闭,一副大敌当前的样子。

    鞑子即将进兵的消息瞬间在城内传遍,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

    阳和城位于大同东北部,东与宣府毗邻,北边出了堡墙就是塞外草原。

    其城墙高壕深,有三个城门,东门成安,西门成武,南门迎暄,城门外各建有瓮城,城门上有城楼,还有十四个窝铺,都是藏兵的地方。

    全城分别于洪武二十六年、三十一年经历了两次包砖修葺,称得上是铜墙铁壁,因最早是阳和卫的驻地,故称阳和城或阳和堡。

    宣德元年朝廷移高山卫同驻,因此一城实有两卫,城东属阳和,城西属高山。

    此堡离大同镇不远,快马而行,一日可到。

    这天中午,以指挥同知身份统摄阳和卫的高同知高大人,刚从兵营回到自己家里,还未卸下甲胄,就听亲兵来报,说是有上官驾临,似有急事,等不及他出城迎接,已自行到了堡中官厅。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