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孙可望称王-第2/2页

加入书签
    张献忠死后,西军面临巨大危机,不仅失去了四川这块根据地,内部的统治体系也已经崩溃。

    孙可望带领西军残部,千里跋涉,转进至西南,并于遵义,杀死大西国丞相王兆麟,获得了西军的指挥权,确立了四将军共同领军的制度。

    此时,西军已经十分虚弱,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商议之后,假借为沐国公报仇之名,大军开进云南,平定了沙定洲之乱。

    此后,西军在云贵修养多年,看似恢复了实力,其实内部还有许多问题存在,对孙可望而言,更是如此。

    首先,西军内部四将军,并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李定国、刘文秀并非孙可望之臣,而孙可望要确立领导地位,尚需要一个名份。

    其次,云贵之地,汉人稀少,土司众多,孙可望假借沐国公之名,平定沙定洲叛乱,获得了土司支持,但云贵许多土司,是看沐国公和明朝的面子,才勉强臣服于他。

    因此,孙可望才迫切要求明朝封他为秦王,若是明朝封他为秦王,他便可以稳压李定国、刘文秀一头,确定他在西军中的领导地位,其次,明朝封他为秦王,便有利于,云贵地区的土司臣服,让他属下的明朝官员杨之畏的人为他做事。

    总之有秦王之封,孙可望便能借着明朝的名义,统治西南,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现在孙可望得知被骗,自然是大怒,直接打出秦王的称号。

    不过孙可望相当的狡猾,他并未与隆武朝廷直接翻脸,而是假称明朝封其为秦王,并以明朝秦王的名义来统治云贵、川南和川东,使得大批义军归附,拥兵二三十万。

    孙可望自封秦王之事,传入长沙城,令朱聿键勃然大怒,何腾蛟趁机出手,派遣属下弹劾堵胤锡。

    结果堵胤锡不仅没有得到湖广之战的封赏,反而被排挤出了内阁,成了戴罪之身。

    朱聿键对此事恼怒至极,令他十分被动,若是否定孙可望自封秦王,使得西军倒向满清,则大明危急,若是默许此事,以后藩镇争先效仿,朝廷威严和在。

    朱聿键思虑在三,只能派人许落孙可望,堵胤锡之言就是他的意思,并下旨孙可望,许落他光复关中为王,且秦王乃朱姓之封,让他暂去秦王封号。

    孙可望得了隆武朝的承诺,却并不愿意去掉秦王称号。

    这场风波之下,四川和湖广战场,自然都无力反攻,被孙可望封王之事和隆武朝廷内部派系之争牵制,而在江南,则是因为清军重兵云集,明军已经处于劣势,所以无力反攻。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的,订阅)手机用户看扶明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4312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