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卦气流转 天外逍遥

加入书签


    第32章 卦气流转 天外逍遥

    戾气为至阴至邪之气,太盛则会扰乱阳气,扰乱天地秩序,有能力者除之,可消因果。

    吕诏身为五方地君,此处亦在他管辖之内,有这么大的戾气,便意味着机缘啊。

    当下,其双目骤然便有清芒一闪,身影依稀模糊起来,但却有一股足以让天地震惊的气息,从他的身体内,随着那清芒而出。

    清芒牵引天地元气,化为宽约一指大小丝绦,隐现卦纹,向吕诏右手缠绕过去。

    “呀!坤卦?!”

    吕诏将右手的拇指搭在中指第二节纹上,神元鼓动,眼中隐现八卦轮盘,卦气飘坠,牵动一缕缕卦象缠绕在吕诏的右手两根手指周围。

    引动八方气机,卦象像滔滔江水环绕流淌,手指间像飞天仙子般韵律完美的来回舞动,涌到大脑的卦气爻光随即受到牵引,呼应着气机的变化,推演最后的卦象。

    一点雨滴轻轻的飞溅在吕诏的鬓发上,轻轻的皱了皱眉头,停下步伐,缓缓的睁开眯起的双眼,略带沧桑的眼中闪过一道投透人心肺的寒芒。

    斑斓流转,一条条丝绦般的气劲中显现的是同一种卦象:坤卦。

    “坤为南,戾气在南方,事不宜迟,尽早动身,这破地方连个飞机场都没有。”

    吕诏虽然嘴上说事不宜迟,但行动起来,却又不急不躁,慢慢悠悠的赶路,衣袍鼓动,身形闪现挪移,前后两次的距离不会超过一千米。

    踏逍遥,身体游走如飞蛇腾龙,一边赶路,一边掐算方位,这种法门即为易的一种运用,易算大道的一种运用。

    所谓易算之道,最初是指精通易理地修士,在长年累月解析、使用卦象的过程中,深谙卦意,将某种卦象的真意刻到了骨子里,以至于周身气机已与卦象生出了某种感应,在体内窍穴处留下了易经印记,在无需花费时间卜算,念动卦生,举手投足间都可以展现出易经威能。

    换句话说,也就是万物类象,象在心中。

    甚至中古时期,卦气衍变为一种体例,起初是为了圆润地解释经文,被作为取象的一种方式,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神道有绝顶聪慧的西岐圣人姬昌,主张在窍穴中精修同源卦象,以自身真元结合气机凝聚卦气,凝结单一卦气,层层递进,将八卦之气尽数修完,八卦相交,六爻互变,六十四卦相融相摄,为一阴阳周流的体系。

    以六十四卦成就是阴阳流变、盈虚消长的无上神通。

    再比如先通过解析天地万物中所有与有关的象,结合自身真元,凝结一枚震卦,待得运用自如之后,便可用震卦感应神雷,借天地之威功敌,这样的易算功法,挥手便有天雷之威,那是何等强悍。

    吕诏艳羡这种类似、的功法,可惜他无缘得到,至于现在他所运用只是易经的粗浅道理,但即便如此,也因为他可以将意念嵌入轮回道中,借天地大势,模糊的理清一些事情,以及用之挪移。

    而且,据先贤事迹,修炼单个的卦象已是不凡,注意,是卦象,而非卦气。

    若能集齐一套同源而出、自成体系的卦象,以后天之数排列,彼此焕然相生,还能够结成一种卦阵,进而演变出无穷阵法,那就成了诸子百家中兵家的根基,同样可以成为证长生的道基。

    或者可以说,诸子百家的某些东西,都是相通的。

    不过这与吕诏无关,也不渴求自己一定要学得这些术法,所修的神道乃是心灵,是性,是命,并非这些术,此番能够得到东皇异象钟的术,已经让他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更何况,吕诏现在借轮回道之势,勉强使用出来的天外逍遥,不见得就比漫画中所述的差,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飞行的速度太慢。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要速度,还是要耍帅?

    吕诏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虽然没人欣赏,说他是闷骚也不为过。

    无穷无尽的风力束缚,只感如落虚空中空空荡荡,身法立失作用,浑身毫不着力,尽皆失色。周围溪流之中的清水亦被强烈劲风扯离地面,绞磨成为丝丝的水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