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重视

加入书签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陛下和皇储鲁道夫殿下,现在迷上了没事就往皇家科学院跑。皇家科学院研究立项的内容很多,从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一直到所谓的飞机、火箭等。

    资金等都是由皇室掏的,其中张祥那个倒霉孩子从美国人那弄到的大量非法资金,被正义凛然的皇帝大伯直接没收,80%砸到了这里(其他的当奖金发了)。

    其余的资金来源于海底探宝队的小小一部分贡献,海底宝藏收益,现在可是作为奥匈帝国皇室零花钱的重要一环。

    那些不具有增值价值的物品大多被直接回炉冶炼、变现,用于维持皇家科学院前期投入和日常运转等。

    其余能不断增值、涨值的,全部在皇家银行国库内储存,哪怕到目前为止,皇室只是拿出少少一部分进行贩售、变现,也赚的数钱数到手抽筋了。

    所以皇家科学院占地面积那是极大的,维也纳北部山区皇室的产业基本全部被哗啦了进去。皇帝陛下为此给了其他亲戚们巨额的补偿,一部分给的现金,一部分用古董折价支付。

    然后又购买了大片区域,里面更区分为军用、民用两个大区。军用部分大部分直接在山区密林、大山里面,四周的老百姓早就高价迁移走了。

    民用部分在外围环绕,但规模整体上比军用区域还大。更别提各种豪华居住区、公园、影剧院等等,直接就照着科技城的标准来的,要不然哪会花销这么大。

    部分居住区还是执行的严格的军管,亲戚朋友都不能进去住的,但这些人,普遍在市内还安排的有专门接待亲戚朋友的高档小区住房。而且这些人也普遍都是高薪一族,不会差钱的。

    皇储鲁道夫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热衷、重视科研的主,对农业、矿业等关系人民生活的科研兴趣可谓浓厚。

    在这个位面也是同样如此,奥匈帝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形多为山地,而奥地利则正好处在这片山区之中,阿尔卑斯山占据了奥地利超过60%的面积。

    虽然阿尔卑斯山和多瑙河给奥地利带来了美丽的森林,但是也让奥地利没有足够的平原来生产粮食。多瑙河冲积平原是奥地利境内最大的平原,但是也不过只有2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

    而奥匈帝国境内最大平原,是处于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和巴尔干半岛山地之间的位置,可是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属于匈牙利王国的。

    所以奥地利的粮食产能是根本不足的,每年需大量的从外界进口粮食、肉类,匈牙利虽不欠缺粮食,但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你不可能不掏钱吧。

    而历史上,奥匈帝国皇室和政府的资金就没宽裕过,加上总是被那些国际资本家剪羊毛。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省,多以工业作为经济支柱的地区,一次次的默默哭泣,哪来的那么多真金白银收购匈牙利的粮食啊。

    所以,历史位面反而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匈牙利王国各地区更富足一些,最起码吃的饱,穿的暖啊。而奥地利虽科技、工业更发达,反而百姓生活质量方面不如匈牙利百姓。

    而这个位面就完全不同了,奥匈帝国在两次关键的经济危机下,并没遭受损失,反而大赚了国际资本家们两笔,为国内的基础建设等提供了海量的资金,充分拉动了内需,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

    阿尔卑斯山区的养殖业开展的如火如荼,现在的奥匈帝国既需要大量的牛奶、牛肉支持青少年教育;也需要海量的优质牛皮等,用于制作皮衣、皮鞋、皮包、皮带等改善百姓生活。

    更有汽车内的皮椅、企业管理层的皮椅等奢饰品需要用到。但就是这样,这些产出也只能满足国内小部分需求,每年还得从历年移民手中大量收购,填补国内空虚。

    所以现在在山区,单纯种粮食的已经很少了,普遍都选择的是具有较高价值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否则家庭想进入小康社会,那可能吗?

    奥匈帝国国内温饱的定义:

    “就是吃的不错、穿的暖、住的房子说的过去、抽烟、喝酒、医疗的钱不差、孩子上大学等能掏的起学费、生活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