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李恪到来

加入书签


    从马车上下来之人身高近五尺,略微偏瘦,穿着一袭绣蓝纹的紫长袍,圆领袍衫,袍脚上翻,塞进腰间的白玉蹀躞中,脚上踩着白鹿皮短靴。

    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幞头之中,从巾子两边垂下淡绿色丝质冠带,将其固定在头发之上。

    寅生望着这个身着不凡,面容俊俏的男子心里暗道:

    “如此打扮,而且身后官员品阶不低,那么按照时间推算来看,日前在长安城听闻李靖讲到,这来者很有可能是当朝陛下李世民的三儿子蜀王李恪。”

    在身旁的在身旁的陆中谋看到这情况也跟着寅生,急忙上前迎接。

    果不其然,这人便是蜀王李恪。

    寅生和陆仲谋连忙上前拜见,李恪说道:“免礼吧!”

    李恪也仔细地看了看前面这个传说中的寅生,上下打量了一番,

    自己内心也知晓,此次长安城的种种风波很大的可能性就在于这面前之人,

    但是此人样貌平平,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独到之处,有些纳闷。

    但是李恪倒是对眼前看到这个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周至县城十分感兴趣,

    因为去年来此县城的时候,并没有出现过如此繁华的场景,

    压根看不出这个周至县城只是一个地处终南山边缘的一个小县城,

    居然可以这么繁华,人声鼎沸。

    蜀王李恪饶有兴趣地背着手,很好奇的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场景,

    旁边的李恪的贴身侍卫不时地将其方的人流分开,便于李恪上前观看。

    李恪看着周至县城的集市十分好奇,因为跟他印象中的所谓的集市和长安的坊市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另一边的“说书场景”也十分怪异,哪有人将一口大黑锅架在学生面前讲如何烹饪的?

    李恪不解地向身边的寅生提问面前的一系列疑问,

    而寅生则是一一的向李恪解答。

    寅生也不停地打量这个李世民的儿子蜀王李恪,

    毕竟从1300多年的后世穿越而来,封建王朝社会所遇见的第一个皇室成员,

    虽说虽然不是东宫太子,好像下一个皇帝也不是他,是李治,武则天的便宜老公,

    但毕竟身边之人再怎样也是一个封王的存在……

    李恪听闻寅生的解释之后,则仿佛发现了新的玩具一样,兴趣大增,

    不时地东走走西看看,不时地打量着中间过道上面的官方的马车给集市上送货,

    由于主干道上的车辆、牲畜减少,则行人则显得更多了……

    李恪在各个商家摊位驻足不前,向着商家不停的询问,

    打量着一边的小木牌上写着各种宣传语言和商品种类,让人一目了然……

    而令李恪最为好奇的则是集市另一边台上面的这些所谓的“主播”。

    前方的人讲得兴高采烈,底下的人只是静静观看,不时的插嘴提问。

    虽然前方之人屡次被打断,反而一点也不恼怒的样子,也耐心的将其解答,顺便也向台下的人交流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时间好不热闹……

    这让李恪有些颠覆之前受过的教育,而身后的权万纪则一脸地的不忿,

    开始还一直在抨击这种不符合儒家尊师思想的教育方式,

    而在寅生的解释之下,结合前方的场景,慢慢的这些言辞就消失了,

    虽说权万纪在四书五经方面儒家学派还是有一定的权威话语权,但是这面前则是杂学,也轮不到他来指东指西,

    而且看到此场景效果如此明显,一问一答相互讨教,

    也觉得此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李恪则在后方听了一阵,饶有兴趣的看了看寅生说道:“嗯!不错,做得很好。”

    毕竟李恪身贵为皇子,在人多的地方难免出现一些安全保卫问题,

    而且李恪平日里只喜欢舞刀弄枪,对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只是好奇而已,

    在侍卫的奉劝下转了几圈就返回寅生的县衙

    “寅县令,此次本王的来意,想来相信你也知晓,那么我也不再多说绕弯的话,那么此次赈灾的征粮,你周至县辖区内你能出多少石粮食?”李恪开门见山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