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涧迷路

加入书签


    看着另外三顶帐篷,老郭的已经熄灯了,那两个年轻人还亮着。

    寅生摇摇头,摸出一盒兰州烟,点燃深吸了一口,长长吐了一口。

    手中的手持GPS信号满格,连接着北斗定位系统。

    在深山中依然坚挺着连着20多颗卫星,丝毫不会担忧迷路什么的。

    看着坐标,内心估摸着最快三天就能和二队人会师,汇总记录后就可以返程。

    厚厚的松针铺满了地面,踩上去沙沙的声音,如同踩到厚厚的地毯。

    不时还能踢到一两颗松果,但大多数已经空壳了……

    时不时还能遇到一两只夜间觅食的小松鼠,怯生生的看着寅生,被手持电筒一照就做鸟兽散。

    也有不怕生的凑过来,接过寅生手上的压缩饼干碎末,双手抱着啃起来。

    “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

    蔡琴的声音依旧在耳机内流淌着,迎合着黝黯的深夜。

    手腕的指针已指向22时,估摸远方的妻子和乳名叫花卷的宝宝已经睡了。

    或许是雨后的清新气息和对妻子孩子的思念,陷入了自己的回忆中。

    当然有着GPS丝毫不怕迷路,所以寅生的身影慢慢的淹没在了秦岭的夜色中。

    ……

    耳边哗啦啦的水声,穿透过耳机的音乐,映入了寅生脑海中,打断了他的回忆。

    原来不知不觉走这么远了,这应该是倒淌河了。

    昨日才和队友经过这里取过样本,采集记录过原始数据。

    说是条河,其实在他们眼中也仅是条小溪而已。

    雨季洪水峰值远达不到工可的设计标准,当地人的说法有时候还会断流。

    设计院的人估计工可阶段根本没来实地踏勘,照着地图就瞎搞了做设计了。

    这鬼溪沟沟还用得到预应力钢构?

    跨径还不到50米,简支板板桥足矣,旱季围堰都省了,起码降低造价3000万。

    当然这是他们业内的直观看法,具体还是要实地地勘数据汇总之后再修改设计。

    他和老郭狠狠的嘲笑了一番这帮设计工可的人。

    讲真虽然都是一个系统的,但是总是互相看不惯对方,认为自己才是最牛逼的,对方都是辣鸡。

    雨后河水清新,捧了手水,清凉刺骨。

    麻溜的洗了把脸,喝了两口,漱了漱口,脑子清醒了不少。

    手腕指针指向23时!

    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

    手电筒照着来时的脚印,一路摸了回去。但是越走越感觉不对劲。

    寅生清楚的记得他们顺着河谷往前走,地势较为平坦,周边村落星星点点。

    由于那些特殊年月的砍伐,到现在一人合抱的都比较少,大多数都是后期栽种。

    原本这些树木都仅是五到十年期的,但现在边上大多数都至少三十年以上年份的树木。

    这让寅生很纳闷,电筒的脚印是自己来时的,雨后的痕迹清清楚楚。

    下意识的摸出裤兜的GPS定方位,一看,原本连接的20多颗卫星现在一个都不见,显示无信号。

    没道理啊,望了望天空。

    月光终于穿过云层,洒落河谷,原本幽暗的夜色也被照亮.

    四周全部是挺拔的苍天大树,各个估摸胸径都有五十公分以上。

    难道是看错了?

    走进一摸,湿漉漉的树皮表面,还有厚厚的苔藓。

    神了奇了。

    尽快回去,这一定是幻觉!

    顺着来时的记忆和脚印往回走,尽快寻找下午时候找到的一个块山边裸露的巨石,较为平坦,适合扎营的地方。

    手腕的指针已指向23时50分,走了将近快50分钟。

    仍旧没找到自己的营地,GPS始终显示无信号,但是地面的脚印仍旧是自己的。

    尼玛,鬼打墙了。

    寅生一阵恶寒。但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党的唯物主义洗礼下,不允许自己有这种封建主义有神论的存在。

    暗暗压下恐慌,平复心情。

    对照着多年来野外勘探的经历,迷路的事件不是一次两次,但这种神奇的事件还真倒是第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