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贴-第2/2页

加入书签
    赵顼这下心满意足:“虽然供奉有失,但是难得赤诚。大宋本不图你们海外方物,下次送点本土的物事就行。”

    “异兽就是异兽,不要再编造是什么祥瑞,这次便算了,去吧!”

    交趾使臣战战兢兢地退下后,王安石摇头道:“蛮夷真是不可理喻,经史讲不通,就得拿明润这套来收拾他们。”

    王珪说道:“终是与高丽,日本,辽国不同。陛下,诸国求请朝廷赐售《九经》、子、史诸书,对了,还有《奉元历》,此事还得请过旨意。”

    赵顼扭头问苏油:“《奉元历》卖了多少本?”

    苏油拱手:“其实这东西有简有繁,精装的如陛下赏赐臣下那种十二神仙,二十四名臣,历朝书法善本那种,一部售价五贯到十贯不等;至于百姓农人用的那种最粗糙的黄历,一部不过五十文。”

    “要说卖了多少本,臣也不知道准确数目,但四通商号已经打了两期回款到司天监账户上,合计七十多万贯……”

    王安石吓着了:“历书而已,方便农人安排生产的东西,怎么能卖这么多?!”

    苏油有些不服:“哪里多啊?黄历不挣钱的,不过神仙图,名臣图,水印法仿唐双勾《通天贴》,都是内中珍藏的秘本拓出,值不得十贯?挂历下边的日历都是白送的好不好?”

    不说还好,一说到这里众位大臣都是心痒难耐,冯京立刻抓住苏油的手腕:“《通天贴》三组三十九人,什么时候出齐?!给句话!”

    王安石,王珪,宰执诸人都是怒目以视:“对!赶紧给句话!”

    《通天帖》,全名《万岁通天贴》,后世目录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书;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书;第三帖:王荟《疖肿帖》,行草书;第四帖:王荟《翁尊体帖》,行草书;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书;第六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书;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书;第十帖:王志《喉痛帖》行书。

    共七人十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王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

    然而根据《旧唐书》所记,实为三组三十九人,后世所存仅五分之一而已。

    此帖是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以王羲之十一世孙王方庆进献的王氏一门书帖原迹为底本,由弘文馆书手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为存世王羲之、王献之书法诸摹本中时代最为可靠、钩填最精到者,后世称之为“天下真迹一等”。

    古代摹书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先勾后填;第二种,不勾径自影写;第三种,勾摹兼临写后加以修饰。

    摹本又称为拓本,双勾有“响拓”和“硬黄”之说,所谓“响拓”,就是人处于暗室之中,将纸覆在帖上再铺于窗洞上,借助室外光线透射摹写,双勾外廓,填墨所得,俗称“影书”或“影覆”。

    唐代“弘文馆”设有专门摹拓书法的人员,如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汤普彻等,都是此道高手,存世的著名神龙本《兰亭序》,即出自冯承素之手。

    对于这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瑰宝,岳飞的孙子岳珂评价:“洛石赤心,以出宝图。燕涎鸡晨,即端制书。有奕王门,南土华腴。献其家珍,陈于玉除。笔法之神,匪临伊摹。史馆之储,尚其不诬。”

    元代张雨跋赞:“右唐摹王氏进帖,岳氏具言始末,传信传宝为宜。然双钩之法,世久无闻,米南宫所谓下真迹一等。”

    明代文徵明《跋通天进帖》:“右唐人双勾晋王右军而下十帖,岳倦翁谓即武后通天时所摹以留内府者。通天抵今八百四十年矣,而纸墨完好如此。唐人双勾,世不多见,况此又其精者,固当为唐法书第一。”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