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烟云(四十六)

加入书签


三月三百花节,安西王府金玉交辉、巍峨壮观。在这之前,安西王府已悄无声息的扩建了多年。

明殿之门重重打开,这座大殿高二百九十四尺,阔三百尺。共三层,上为圆盖,所花费用以万亿计,历时五年之久。

霍真以请各地将领和文武大臣赏花共庆为名,牵着她的手,将她送上了王位。

王府明殿外,刀斧手重重,胡副将亲自带兵防守。大殿内,左相范正带头跪下,口称“安西王千岁千千岁”!

霍修明父子反应很快,也是事先早有心理准备,也马上和他一起跪下,口中称颂。

对于十三岁的她的继位,众人既意外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霍真的身体不好已不是秘密,而霍袭古被霍震霆指定为继位者在安西军高级将领中也是不宣的秘密,早日让她登位以防不测,“老扶新”安定人心,是最佳的选择。

霍修明父子从鞭刑之后,早已心中明白,霍袭古是主动留在王府,拉近与她的关系。他去西部,霍袭古也跟随在他身边,后才离开到北庭。

他临走前劝谏霍真:“父王,内斗是一个强盛的帝国衰落之始。以后对北庭,还是要放下过往,以拉拢为上,慢慢化解北庭的威胁,切不可激进造成哗变。安西府强敌环伺,要给昭智开创一个稳定的局面,免得处处给人以可乘之机。”

霍真半天没出声,突地虎眼落泪,拉着他的手,抖了声音:“昭武,其实父王最对不起的人是你,难得你始终有过人的胸怀。安西府以后靠你了,昭智两个毕竟都还小。”

他也落了泪:“娘亲和父王待我恩如重生,昭武岂敢相负。”

永和十五年,就在安西王霍昭智继安西王位的那年夏,怀恩公然起兵,引鹘、胡羌、奴刺兵数十万入寇,一路向南,一路向东,直往不远处的上京。

这也太狗血了。须知怀恩是平定闵皇时五胡暴乱的第一人。在这漫长的战乱中,中原大地无不生灵涂炭,而在这场平定战役中,怀恩一家死难达四十六人,可谓满门忠烈。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儿子固玢兵败投降,后又乘机逃回,怀恩竟然怒斥其子,当众斩首,大义灭亲之举令人感慨万分。

他带兵平乱,常身先士卒。据有人数过他身上的伤疤:一共一百十七处。

所以永惠和永和帝很是信任他,让他领军安西府东北,一是保护京师,二是监督防范日益强大的安西府.

怀恩起初也是忠心耿耿,几次上书疾呼,声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怀恩自然得罪了一批人,其中以大魏皇帝身边的宦官最甚。闵皇后,大魏皇权旁落,藩镇四立,豪权世族操纵朝政,皇帝也是迫不得已,重用自己身边信得过的人——宦官,如永惠帝时的王载、王缙两兄弟,永和帝时的崔承恩也是权倾朝野。这些人往往欺上瞒下,收刮地方,引起民愤。

怀恩又看不下去了,上了一本:

寻大魏初隆,太宗之时,德化成风。观其理为,易循易见,但恭俭守节,约身尚德而已。中官常侍不过两人,近幸赏赐裁满数金,惜费重人,故家给人足。夷狄闻大魏优富,任信道德,所以奸谋自消,而和气感应。而顷者以来,不遵旧典,无功小人皆有官爵,富之骄之而复害之,非爱人重器,承天顺道者也。伏愿陛下少留圣思,割损左右,以奉天心。

永和帝没听取意见。崔承恩闻知,带着一批宦官长跪乾坤殿不起,请求永和帝刺死他们,永和帝是好言抚慰了。

永和帝深知崔承恩委屈:人家收刮了不假,可背后的指使者是他。皇帝没银子,日子照样不好过啊。

永和帝也专门派出同平章事裴遵庆前往安北府,对怀恩进行安慰。只是裴遵庆与怀恩私交不错,到了安北府,几杯酒下肚,就将永和帝怎样安慰崔承恩一事大肆夸大,让怀恩以后小心些。

没想到怀恩居然对大魏皇帝翻脸了。起先是和安西府一样,不进京觐见,后来干脆起事了。

这家门口的狗发了疯,直接进屋咬人,永和帝简直是被咬了个正着。

这一切,其实都便宜了安西府。螳螂在前,黄雀在后,安西府上下都兴奋得只差发了疯。

最终,霍真在派兵去东线趁乱抢夺地盘前,将安西郡主霍昭柔许给了代长子霍昭武多年的养子长孙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