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周公,召公!

加入书签


    “前朝乱入第一名武将,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国名相文种——统率35,武力42,智力95,政治97。”

    文种也是鲍鸿叨念过几次的名臣,是鲍鸿心中拿来和伍子胥玩吴越争霸的对手。甚至,两人的经历也有相似之处。

    当年文种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信给文种,劝他逃跑。文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为属缕的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7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3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4条在你那里,你用这4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自杀。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越国一举灭吴后,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仍滞留于越国为相。在要和平还是要成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又生了最为强烈的冲突!当勾践以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他只怨勾践无情无义,却不知自己的心境与识见,已与越王相去甚远。某种程度上说,文种之死无可避免!是“王者之道”与人本性不可共存的必然结果。

    这样一来,范蠡、文种都出来了,要是凑在一起,对付落单的伍子胥或是孙武倒是有不小的把握的。当然,也要看究竟会不会乱入到一个地方才知道。

    “前朝乱入第二名武将,西汉政治家,文景时期名臣晁错——统率6o,武力55,智力82,政治93。”

    晁错,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你是说,晁错进言削藩才导致了七王之乱?”鲍鸿疑惑道,“我对这一路义军不是非常了解,不过他们现在貌似是在徐州被刘晔他们吊打啊!”

    “可以这么说!”系统笑道,“不过,他是文臣而不是武将,所以只能够在稳定后方展内政等方面出力。另一方面,他虽然最后景帝被迫杀了他,但是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罪名,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汉朝和他能够合作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也不是全然的没有军事能力!”系统继续说道,“你要知道,汉朝那群文臣,也都凶悍的很,一个个都是恨不得杀上北方的货色。”

    景帝二年,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奏章送上去,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因景帝宠信晁错,没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窦婴不同意,从此和晁错结下了怨仇。

    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晁错更改了法令三十条。诸侯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

    晁错强行削藩,冒着极大的风险。晁错的父亲劝解无效,服毒自尽。

    汉文帝前十一年,匈奴屡侵边境,侵扰狄道,文帝兵征讨,晁错乘机向文帝上了,提出“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指出对匈奴的作战中器械要坚固锋利,士卒要精兵劲卒,将领要精通军事,君主要选择良将。文帝很赞赏,赐给晁错诏书,以示嘉奖,但并未采纳晁错主动出击的建议。

    但是,回过头来看削藩的事情,不难现,他在这方面不管是说看得不够深远,还是算计的不够精深,终究是有很大的缺陷。

    景帝下达削藩令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景帝闻知消息,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时逢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袁盎献策斩晁错。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此时晁错毫不知情。于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