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爱国情怀陆放翁

加入书签


    “是在公元1157年,而且在转年朱熹意识到‘妄佛求仙之世风,凋敝民气,耗散国力,有碍国家中兴’,踏上重新求师之路,这次才决心拜李侗为师,承袭二程的正统学说。”

    宋明这一次是将答案说得相当的详细。

    反正现在他的体力还是很充沛的,就是这样的任性。

    “请问,朱熹在公元1163年,曾经被朝廷任命为什么官职却辞职不就?”

    他觉得自己稍微的加快一点问问题的节奏也并无不可。

    现在王语凡因为面子的缘故,可是表现得现在还游刃有余的样子。

    “是国子监武学博士。在此之前,朱熹曾经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但是他的主张,尤其是关于抗金方面的并没有被采纳。”

    就从这种答题的详细程度上来看,给人的感觉就是王语凡还有大量的剩余体力可以挥霍。

    “请问,在公元1171年,朱熹创建了什么?”

    前面回答问题的时候那么详细,出问题的时候却变成了这么简略。

    甚至宋明要是较真的话,都可以选择不回答王语凡的问题。减轻了贫民困难,缓和社会矛盾,也减轻朝廷的施政压力,后为许多地方所仿效。

    也不知道王语凡是累了还是傻劲又犯上来了。

    好在宋明只是在回答问题,并没有和王语凡计较这些事。

    “为了根本上解决百姓灾年生计问题,在五夫创建‘社仓’。”

    宋明的状态能够看得出非常的神勇。

    也许是因为能够打败王语凡而感到了兴奋。

    这一次的答案同样说得非常的详细。

    他隐隐的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恐怕王语凡是把剩余不多的体力都已经放在了回答问题这个方面了。

    至于在问问题的时候,就有可能是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随便敷衍一下。

    要是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非常的好办了。

    因为这种情况那是相当的容易针对。

    王语凡觉得现在宋明好像已经猜到了。

    不禁暗暗懊悔自己表现得太明显了。

    开始紧张起来了。

    两条腿都不好使唤了,连连的在哆嗦。

    “请问,在公元1194年,朱熹在朝仅仅多少天就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

    “算了,我不知道,论战就由你先开始好了。”

    即便是把之后问问题的时间也都算上,现在这样的冥思苦想也是得不偿失。

    干脆直接进入论战阶段。

    宋明心中非常的得意。

    因为这一次他的判断非常的准确。

    “我认为,朱熹其实是一个有自己见解的人物,他以二程的理论为基础,又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一套理论体系,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也是一套有思想的理论体系。更何况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这是在当时非常难能可贵的辩证法观点。”

    “但是你不觉得朱熹其实是一个腐儒么?在当时的封建时代,竟然妄想着通过自己的学说来限制帝权,这绝对是已经秀逗了的人才会干出来的事,至于你说的那些所谓理的思想什么的,我连反驳都懒得反驳。”

    “但是宋朝的风气在某些方面还是开通的,朱熹的建议虽然不被统治者所喜,但是也不能就此评价他就是一个腐儒。”

    宋明不确定朱熹是否是个脑子秀逗了的腐儒,但是他能够确定王语凡绝对是脑子已经秀逗了。

    在关于论战的方面竟然避重就轻。

    而且还没有将话说到点子上。

    从王语凡论战的角度宋明还发现王语凡貌似其实刚才还是想着那道没回答上来的问题的。

    要是有这个时间的话还不如刚才想办法把这道问题回答上来,到时候要是不失去优先权的话也许还会容易一些。

    就好像现在这样的论战完全就是由宋明在掌握着节奏。

    王语凡都已经跑偏了很多,看样子体力下降带来的其他影响也很多。

    “而且朱熹这个人的理论完全就是在给人以束缚,他说的什么‘存天理,去人欲’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可是后世竟然还把这一条当作什么金科玉律来顶礼膜拜,真的是非常的不知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