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2/2页

加入书签
    仅仅这一点,徐世杨就可以在民族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把刀子是当初从女真伪帝那里缴获来的,现在把他送给你,希望你去海外建国的时候,能够明白到底谁是敌人,谁是你的兄弟。”

    徐世杨说道:

    “现在好好休息吧,等待事情的结束。”

    “让我写一封信吧。”徐世松说道:“让我把这件事告诉隆道官家,我会劝他放弃抵抗——既然必然会以我们的失败而结束,那不如结束的快一点。”

    ……

    徐世松写了那封信,但那封信并未抵达隆道天子手中。

    在徐世松昏迷的七月二十,金陵知府,金陵本地所有官员、豪族代表打开金陵城门向华军投降。

    徐世杨进城的时候,大周的官帽和笏板扔了一地,城门两旁跪满了投降的官员和豪族代表。

    他带领近卫军骑白马进城,在城门口,徐世杨命令所有人起立,同时宣布一条新的规定:

    华夏乃炎黄贵胄,不可轻易跪人,以后平民阶级以上,只可跪天、地、君、亲、师,余者可拜而不可跪。

    徐世杨目前只是太子,还不是君主,因此众人皆可不跪。

    江防重镇金陵不战而降后,临安实际上已经完全无险可守——实际上不仅无险,连可战之兵都没有了。

    得知徐世松要求迁都后,隆道天子和朝中还打算继续跟着他的官员们立刻准备放弃临安“南狩”。

    但是在出发前,隆道天子在御花园游船时落水得了风寒,重病不起。

    华军向临安方向进军的时候,隆道天子已经发高烧不能处理政务了。

    共和1795年7月23,落水仅仅两天之后,大周隆道天子驾崩。

    徐世杨得知这一消息,简直哭笑不得,这两个不同世界的汉人封建王朝,利益集团处理不听话皇帝的手段还真是如出一辙啊。

    而且大周办这事的速度,比大明快不少呢。

    隆道天子的突然死去,并未结束这场战争,以文仲为首的一部分官员在皇帝龙御宾天两日后,就带着隆道皇帝年仅七岁的儿子,向南方逃亡,剩下的其他大部分官员,则向华夏投降。

    百忙之中,就没人想起来应该看看徐世松那封信。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